特锐德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_云体育APP体育官方入口_kaiyun.com官网入口_云体育app体育官方下载安装

欢迎光临kaiyun.com官网

联系电话:0577-62891398
新闻资讯

云体育APP体育官方入口

首页 > 新闻中心 > 云体育APP体育官方入口

特锐德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能源体系转型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我国电力系统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

  在此背景下,新能源以及电动汽车行业迎来了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机遇期,公司业务大致上可以分为“智能制造+系统集成”业务以及电动汽车充电网两大板块,均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重要战略性产业,对我国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2023年全年风电、光伏装机预计增加1.6亿千瓦,较2022年增速达28%。2023年6月,国家能源局发布《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提出到2030年之前要推动新能源成为发电量增量主体,装机占比超过40%,发电量占比超过20%。

  随着国家“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战略的深入实施,交通、工业、矿产等领域电能替代快速推进。与此同时,锂电池上下游产业、数据中心、芯片制造等新形式的高用能产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在上述发展的新趋势下,电网各电压等级变电站需要更加多的布点建设,需要更快的建设速度。

  随着电动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电池需求量愈发加大,锂矿、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高耗能企业正快速投资扩产;在数据中心领域,国家政策不断加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AI的发展带来高算力需求,5G应用场景逐步成熟,流量与数据传输需求快速增长。

  《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中还提出,要实现电力系统形态逐步由“源网荷”三要素向“源网荷储”四要素转变,储能将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第四大要素。而以电化学储能为代表的新型储能技术不仅是助力风能、太阳能等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开发消纳,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支撑,还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促进能源转型和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

  公司凭借在技术、产品、服务等方面的一马当先的优势,针对新能源发电站的特点和需求,一方面创新研发了新能源箱变以及新一代数字化全预制式模块化变电站集成解决方案,有效提升了新能源发电站的建设效率。同时,公司快速迈入储能领域,为各类储能应用场景提供预制舱式模块化变电站、储能PCS变流升压一体舱等核心电力装备集成解决方案。另外,公司聚焦电网变电站新建及扩建,电网老旧变电站改造,数字化电网建设场景,开发一系列新型电力系统相关设备。在负荷侧,公司为新材料、新基建等行业提供量身定制的系统解决方案,与锂电池产业链众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开展业务合作,布局三大运营商及国资云、数据中心、云计算、第三方数据中心头部企业等大客户。

  公司深刻理解“双碳”战略的重大意义,紧抓历史机遇,实施以“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集成服务”为主体的发展的策略,全面发力“源网荷储”业务蓝图,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集成生态系统,为客户提供数字化、全场景、全生命周期价值服务新生态,助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1-6月,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销售量为374.7万辆,同比增长44.1%,市场销售渗透率达到28.3%。根据公安部统计,截至2023年6月末,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到1620万辆。在电动汽车充电领域,根据中国充电联盟统计,2023年1-6月,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增加35.1万台,累计数量达到214.9万台,同比增加40.6%。根据公开数据测算,截至2023年6月底,我国存量车桩比2.4:1,存量车公共桩比约为7.5:1。

  2023年上半年,国家连续出台多项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及充电基础设施行业发展。2023年2月,工业与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组织并且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建成适度超前、布局均衡、智能高效的充换电基础设施体系,新增公共充电桩(标准桩)与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标准车)比例力争达到1:1。2023年5月,国务院、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快速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建议》,支持地方政府结合实际开展县乡公共充电网络规划,加快实现适宜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地区充电站“县县全覆盖”、充电桩“乡乡全覆盖”。2023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充分的发挥新能源汽车在电化学储能体系中的及其重要的作用,加强电动汽车与电网能量互动,提高电网调峰调频、安全应急等响应能力,推动车联网、车网互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光储充换一体站等试点示范。

  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电动汽车充电网运营商与充电设备制造商,在行业内率先提出并应用充电网技术路径,为用户更好的提供充电系统解决方案及充电网运营服务。致力于打造充电网、微电网、储能网公司通过充电网深度,从而形成链接、聚合电动汽车充放电、分布式发电和梯次电池储能,、平衡新能源发电和电动汽车的虚拟电厂体系构建虚拟电厂,在支撑大规模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的同时,参与电网互动,依托成本、规模和性能等方面的优势,成为未来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中关键的灵活性资源。

  聚焦国家“双碳”和“新型电力系统”战略,创新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路径,以公司预制舱系列新产品和成套系列新产品为基础,赋予数字化、全生命周期的价值服务和增值服务新属性,助力新型能源体系全场景高效灵活建设,赢得市场和客户高度认可。

  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业务致力于220kV及以下的变配电一二次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凭借户外箱式电力设备为主、户内开关柜为辅的成套变配电产品,以质量好、成本低、交付快、服务优的核心竞争力进入行业领先水平。

  系统集成以新一代预制舱变电站为核心,在“规划咨询、手续办理、勘察设计、智能制造、集成安装、运维服务、智慧能源管理”的用电全过程中,通过全工况架构体系、全生命周期一站式运维与数字能源管理系统,为客户提供特省事、特别快、特经济、特安心的一站式EPCO服务。创新的架构技术体系,可以让产品适应全工况复杂环境,支撑源网荷储全业务场景落地,保障电力基础设施安全可靠、快速灵活。全生命周期一站式运维服务,通过线上平台做管控+线下服务团队做执行的模式,依托全国3大服务中心,6大服务区域,实现12小时内全国服务全覆盖,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成本最优的变电站集成解决方案。随着新能源大规模进入电网,能源管理面临更大挑战,特锐德数字能源管理系统能实时采集多种能源设备正常运行工况,及时获知异常信息,全面监控及聚合各类能源,助力客户更好地参与虚拟电厂调度及电力市场交易。

  公司按照每个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一般采取“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的经营模式,依据市场趋势以及客户的真实需求进行研发设计,通过客户认可后组织制造及服务。公司拥有成熟的技术管控体系以及端到端的集成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规划咨询、设计优化、智能制造、建设施工、智能运维、能源管理等数字化、全场景、全生命周期的系统解决方案。

  作为中国领先的户外箱式电力设备系统集成商,公司中高端箱变产品已经取得了中国铁路市场占有率第一、局部电力市场第一的行业地位。同时,在新能源发电领域,公司预制舱式模块化变电站产品和新能源箱变产品的中标份额位居行业前列。作为中国电力产品技术标准的制定者和参与者,公司是国内目前唯一参与了国网第三代智能变电站标准规范编写的模块化预制舱厂家,凭借领先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强大的综合实力,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和省市级项目,并成为工信部第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

  公司电动汽车充电网业务板块主要包括充电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电动汽车充电网的建设与运营。公司针对公交、公共、物流、园区、小区等不同场景与服务对象,研发制造了多种类型的充电产品,包括支持大功率直流充电、小功率直流充电、自动充电的智能群充电产品以及新能源微电网系统产品等,以满足多样化的用户需求。

  智能群充电产品主要由群充箱、充电模块、功率分配模块以及各类型充电终端等部分组合而成。区别于充电单桩间相互独立的模式,智能群充电产品采用“变、配、充一体化”的集成设计和“云、边、端协同”的系统架构,充分平衡了车辆充电需求和电网安全需求,实现了群管群控、功率共享、智能运维、主动防护等功能。

  新能源微电网系统产品主要包括新能源微电网箱变、新能源光储充一体化车棚、梯次储能系统等,采用模块化设计和标准化接口,能够高效聚合电动汽车充放电、分布式光伏发电、梯次电池储能等资源,实现能源监控、经济优化、调度响应等多种功能。

  公司依托技术、质量领先的产品,优质、高效的运营运维服务以及丰富的行业经验,为客户提供充电设备以及充电场站规划、设计、安装等一体化解决方案,获得销售收入。

  同时,公司依托自主研发的充电云平台以及接入的充电场站,向各类用户提供充电网运营服务,包括车辆充电服务、SaaS平台服务及其他增值服务。

  截至2023年6月底,公司累计充电量突破207亿度,最高日充电量超过2800万度。根据充电联盟统计,在公共充电领域,截至2023年6月底,公司运营公共充电终端42.80万台,其中直流充电终端25.65万台,市场份额约为28%,排名全国第一;2023年1-6月公司充电量达41亿度,市场份额约为26%,排名全国第一。

  公司自2004年成立至今,高度专注于智能箱变产品的集成设计与研发生产,拥有世界首创的220kV及以下模块化智能预制舱式变电站的完整技术体系和知识产权,自主研发的城市轨道交通智能箱式变电站和一体化光伏箱变等产品也开辟了行业创新的先河。凭借领先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基础及强大的综合实力,公司拥有丰富的户外产品设计和生产经验,是国内唯一能够同时设计生产高寒(-45℃)、高热(45℃)、高海拔(5000m)箱变产品的企业,与同类产品相比在质量、安全性、经济性、灵活性以及后续运维的便捷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公司成功为全球海拔最高的水光互补电站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水光互补一期项目提供户外电力设备;为中国高铁首个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建设的项目——雅万高铁,提供全线铁路电力远动箱式变电站,涵盖区间信号、车站等重要负荷场所。

  “碳达峰、碳中和”和“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战略给输变电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据此,公司以新一代数字化、全场景、全生命周期预制舱式变电站为载体的系统集成业务充分聚焦客户个性化需求与场景创新,凭借在集成能力、产品质量、服务保障、合作资源等领域的优势,提供涵盖设计咨询、设备集成总装、工程服务、运维服务、价值增值服务等全生命周期全链条的集成解决方案,解决客户在变电站全生命周期各阶段存在的问题及需求,让客户真正体验到项目全流程工期的缩短、现场工作量与难度的降低、数字化智能化服务的便利以及运维效率的提升,给客户带来更好的变电站建设及使用体验,建立长期黏性。

  公司首创智能群充电产品技术体系,模块设计、群管群控,在综合减少投资、节约占地等因素的同时,实现功率共享、智能运维、主动防护、电网互动等功能。另外,智能群充电产品拥有较好的向前兼容性设计。面对未来充电功率的不断升级,基于功率共享,场站现有功率部分保持不变,仅更换大功率终端即可实现充电功率的升级,大幅延长产品使用周期。此外,充电场站的设备采用模块化设计,预留标准接口,可根据场站需求来做高压扩容或模块增容,不断提升场站服务能力,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再投入成本。

  公司针对公交、公共、物流、园区、小区等不同充电场景与服务对象,建立了覆盖全国的“五张充电网”,研发制造了多种类型的充电产品,以满足多样化的充电需求。例如满足公交车大功率自动充电的公交车智动柔性充电弓产品(最高可支撑1000kW的充电功率)、公共领域充电的直流快充产品(最高可支撑600kW的充电功率)、满足特种车辆大功率自动充电的重卡车自动充电机器人产品(最高可支撑1200kW的充电功率)以及满足工业园区及小区充电的小功率直流慢充产品(单个直流终端平均功率可低至3.3kW)等。此外,公司率先提出基于充电场站的充电型新能源微电网系统,目前已商业化推广应用。

  充电网是跨行业、跨专业的综合性学科,公司引进和培养了来自各技术领域的顶尖人才,围绕充电领域核心技术搭建了系统集成、电力电子、智能调控、云平台、大数据、安全防护、自动充电、智能运维、微电网、储能技术等十大研发团队。公司在充电网技术领域建立了强大的创新研发能力,拥有超过1200项知识产权,承担或参与了多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已经成为充电行业标准的引领者和制定者,牵头或参与制定了多项国家及行业标准。

  公司创新性地搭建了四层网络架构的充电网技术体系,是由功率可灵活调节的充电设备、工业互联网控制单元、能源调度系统、大数据云平台组成的有机系统,从变电、配电到充放电实现统一调度,通过数据信息与调度控制打通设备网、物联网、能源网以及数据网,在提高充电安全的同时,实现充电设备、汽车、用户、能源的高效协同。

  公司在电动汽车充电安全方面,利用充电网技术架构,设计了针对汽车充电安全的“两层防护”体系,将大数据技术、电池技术和充电技术进行深度融合,多维度、多视角的监控分析汽车充电安全隐患,降低了充电事故出现频率。

  第一层充电管理系统(CMS)主动防护,设置了12项安全防护及预警模型,对充电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安全评估,实现了车辆电池管理系统(BMS)故障的冗余保护及充电过程中针对电池数据的实时保护,使得汽车安全在充电侧变得可监测和可控制;第二层大数据防护层,设置了24项安全防护及预警模型,通过大数据为车辆/车型建立全寿命周期的档案库,从车辆历史数据库进行故障溯源,对不同车型在不同区域不同季节的充电过程进行差异化预警和保护。

  公司快速布局充电网形成的规模优势是公司业务发展的重要竞争壁垒。由于充电资产的建设受到场地、区域电网容量的限制,在特定区域内能够建设、运营的充电资产数量有限,存在物理位置资源限制;同时,抢占充电行业布局先机需要巨大、持久的资金投入,进入壁垒较高。未来,充电网将成为大规模用户、车辆、能源等数据和信息的入口,充电网的规模优势将带来极具价值的数据资源。根据充电联盟的统计,截至2023年6月底,在公共充电领域,公司运营公共充电终端42.8万台,其中直流充电终端25.65万台,市场份额约为28%,排名全国第一;公司2023年1-6月充电量达到41亿度,市场份额约为26%,排名全国第一。

  公司构建了以“充电网、微电网、储能网”为载体的虚拟电厂平台,通过充电网高效聚合充电站电动汽车充放电、分布式发电和梯次电池储能,构建虚拟电厂,参与电力调峰辅助服务及需求侧响应电网互动,实现能源增值。

  在能源管理中的监控、分析、预测优化及交易互动等领域,公司已经储备了重要关键技术,自主研发多款预测软件,能够对多颗粒度、多周期的充电量和充电功率进行精准预测,多次在全国范围的预测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此外,公司在能源管理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第一批参与华北辅助调峰市场的三家企业之一,已完成与多个调控中心的对接互通,不断加强与电网互动,实现充电侧精准响应电网侧需求,进一步支撑未来大规模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

  公司秉承合作共赢的商业逻辑,积极寻求外部资源合作机会。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已成立独资/合资公司超过200家,其中,合资方为政府投资平台、公交集团等国有企业的超过100家,打造了覆盖全国的电动汽车充电网。合资方拥有丰富的场地和电动车辆资源,公司通过合资合作积累的丰富资源能够对未来充电网的规划、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同时,公司在充电行业领先的技术产品、服务、经验、品牌等优势也能够帮助各地资源方搭建充电基础设施新基建平台,推动当地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发展。

  公司所处行业较容易受到国家总体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如公司所处市场行业环境发生大幅波动,可能造成公司收入的大幅波动。此外,在经济不景气时存在因客户相关建设项目减缓或取消而使公司已获得订单执行周期加长甚至订单被取消的风险。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力度加强,公司近年来新拓展的新能源发电行业、新能源电动汽车行业等有较广阔的市场空间,公司将建立健全快速的市场政策分析与监测机制,有效捕捉政策动态。

  公司所处的电气设备行业属于市场化程度较高、竞争较为激烈的行业,部分产品市场领域的资金门槛和资质壁垒逐渐降低,导致市场竞争加剧。公司通过持续自主创新,增强企业竞争力,依靠领先的整体解决方案、优质的产品性能、技术营销等优势,保持行业领先优势;通过“一步领先、步步领先”的技术优势,拓展新的业务领域,提升毛利率。

  原材料成本是公司主营业务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原材料价格波动对公司毛利率水平有着重要影响,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将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公司未来存在因原材料价格上升导致毛利率下滑而引起盈利下降的风险。公司实行统一采购,提高规模效益,并及时关注价格变化趋势,采取灵活措施,规避价格风险。

  由于公司所处行业的特点,公司业务合同的执行周期及结算周期一般较长,导致公司应收账款金额较大,速度与运营效率降低。随着公司销售规模的扩大,应收账款余额有可能继续增加。虽然公司客户质量较好,但仍然不能避免在宏观经济形势、行业发展前景等因素发生不利变化,或客户经营状况发生重大困难的情况下,应收账款存在发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性。公司将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从事前、事中、事后等多环节,全面加强应收账款的监控和管理,强化对客户信用的风险和跟踪管理,强化市场部门应收账款的考核指标,成立专项小组,加强对应收账款的跟踪、催收,降低坏账风险。

  公司于2009年10月上市后,随着充电网业务的布局和拓展,公司子公司数量剧增,公司的管理跨度越来越大。若公司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和人才发展等不能跟上公司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并及时进行调整、完善,将给公司未来的经营和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对此,公司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公司运作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管理制度建设,并不断完善薪酬体系、激励机制等吸引优秀人才的加入。报告期内,公司实施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向711名核心骨干及中层管理人员授予1,518.70万股限制性股票,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有效提升核心团队凝聚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

  报告期内,公司紧抓国家“双碳”目标带来的发展机遇,在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持续发力,围绕大型新能源基地、储能、电网、轨道交通、数据中心、新材料、锂电池等开展深入全面的场景研究及创新。报告期内,公司“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集成服务”业务收入为32.4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05%;毛利润7.2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29%,收入规模及盈利水平显著提升。

  发电侧,公司针对新能源发电客户的建设需求,创新研发了新一代高电压数字化全预制舱式模块化变电站集成解决方案,通过对变电站一、二次设备及土建工程的全面预制化,极大提升了新能源发电站的建设效率,同时通过数字化管理及智能运维技术的创新应用为新能源发电场站全生命周期可靠及经济运行提供保障,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2023年,新能源箱变市场体量呈现跨越式增长,特锐德品牌市场认可度持续提升。2023年上半年,公司新能源箱变成功取得华能、华电、中核汇能三大发电公司集采中标,同时中标国家能源集团、国电投、大唐、三峡等国企/央企的新能源发电项目。公司在新能源发电行业累计中标额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40%。

  2023年,公司在储能领域迅速发展,中标额实现大幅增长,国家电投山东诸城100MW/200MWh独立储能电站、华润海原县华润变200MW/400MWh新能源共享储能电站等多个大型储能示范项目建成投运,自主研发的储能PCS变流升压一体舱广泛应用于独立储能、共享储能、新能源配储等各个场景。

  电网侧,公司持续深化电网根据地战略,聚焦经济强带,坚持价值服务,实施“一城一策”,打造面向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稳固根据地。

  报告期内,公司在国家电网输变电集采、省网配电协议库存集采的中标量较去年同期实现稳定增长。同时,公司继续聚焦电网“迎峰度夏供电保障”、“电网末端低电压治理”、“老旧变电站改造”等业务场景需求,提供整体电力解决方案。

  公司的预制舱式模块化变电站、箱式变电站、开关柜等产品在四川、山东、安徽、重庆、江苏、广东、云南等省电网公司广泛落地应用,为客户持续创造价值。

  轨道交通行业,中标额较去年同期保持稳定增长,除了在铁路领域持续领跑以外,公司持续推动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开发和项目储备,继贵阳轨道交通3号线kV新添寨主变电站送电成功后,青岛地铁6号线kV藏马山预制舱也成功送电。

  石油石化行业,公司紧抓国家“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契机,围绕国家“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的决策部署,积极开拓页岩油、页岩气多场景供电解决方案,落地中石化华东油气分公司郑石沟项目新建工程。

  新材料、锂电池领域,特锐德预制舱式模块化变电站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比亚迪(002594)、融通高科、创明新能源等项目,为企业快速投产创收提供了高效的电力系统解决方案。

  海外市场方面,公司紧跟国家“一带一路”走出去战略,重点拓展海外矿业、新能源以及工业园等行业,先后中标老挝中寮瑞源钾盐矿公司115kV预装式变电站以及厂区配电设备、东方日升(300118)越南电力公司150MW光伏箱变、青岛双星(000599)柬埔寨新建工厂配电设备,公司的产品技术以及服务水平获得海外客户的高度认可。

  报告期内,公司电动汽车充电网业务实现营业总收入23.6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9.69%;

  公司依据不同的充电场景和特征,持续加强公交充电网、公共充电网、物流充电网、园区充电网、小区充电网的建设,根据各个城市电动汽车保有量及其规划均衡发展“五张充电网”。截至2023年6月底,公司运营公共充电终端42.8万个,继续保持行业第一。此外,在直流充电终端数量、充电站数量、充电量等方面也均保持行业第一,夯实了公司充电网规模的领先地位。2023年上半年,公司充电量约41亿度,较去年同期增长57%,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充电量突破207亿度。

  公司新能源微电网系统产品最重要的包含新能源微网箱变、新能源光储充一体化车棚、梯次储能系统等,采用模块化设计和标准化接口,能够高效聚合电动汽车充放电、分布式光伏发电、梯次电池储能等资源,在公司能源调度系统的统筹控制下实现能源监控、经济优化、调度响应等多种功能,是实现充电网向微电网和储能网演进的重要支撑,引领“电”时代转型升级。2023年上半年,公司在全国40多个城市快速拓展约100个新能源微电网项目,截至2023年6月底,公司通过投建或者销售模式累计布局的新能源微电网项目接近200个,覆盖城市超过80个。

  随着电动汽车的规模化发展,电动汽车作为移动储能资源参与构建虚拟电厂的价值凸显。公司通过充电网深度链接电动汽车、光伏、储能等分布式资源,基于自主研发的云平台和预测软件对充电量、充电功率以及光伏输出功率进行精准预测,参与电网互动,实现能源增值业务。

  截至2023年6月底,公司已实现与20个网、省、地级电力调控中心或需求侧管理中心的对接,具备虚拟电厂条件的可调度资源容量超过300万kW。2023年1-6月,公司积极参与经济调度、负荷约束、调峰辅助服务、需求侧响应等能源管理业务,参与电量超过7000万度。

  报告期内,公司基于核心充电服务,持续扩大产业协同,抢占核心资源,联合生态伙伴共同构建充电网生态。

  截至2023年6月底,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已成立独资/合资公司超过200家,其中,合资方为政府投资平台、公交集团等国有企业的超过100家,打造了覆盖全国的电动汽车充电网。

  公司已与比亚迪、宝马、保时捷、奥迪中国、奔驰、凯迪拉克、路特斯、高合、蔚来、小鹏、理想等70多家车企达成充电权益、共建品牌站等多样化的合作形式。由公司为品牌车主提供充电服务,为车企建立专属的品牌形象站或者在充电场站内为车企预留专属的品牌充电桩。

  2023年,公司生态业务蓬勃发展,已建立百余家合作伙伴,覆盖快消品、车后服务、银行&第三方支付、保险、电池能源等行业的顶尖企业。公司立足于电车用户全生命周期,深度挖掘“充电+X”的多样化场景,打造了丰富多样的创新产品和服务。在快消品领域,公司与城市龙头企业合作,联袂打造品牌充电站;在车后服务领域,公司积极携手城市头部洗/养/修车服务商、二手车检测平台和线下车辆检测服务商,整合各方优势,为电车车后服务打造差异化体验;在金融领域,公司积极与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打造生态联合会员、新能源车主权益卡等;在新能源保险方面,公司凭借独具特色的两层安全防护产品,携手保险行业的龙头企业,打造电池衰减保障服务。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太阳能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青岛双星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比亚迪盈利能力平平,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特锐德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机器人盈利能力平平,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东方日升盈利能力比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国新能源盈利能力比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是传播更多详细的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联的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