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kaiyun.com官网!
联系电话:0577-62891398首页 > 新闻中心 > 云体育app体育官方入口下载安装
当描述一处风景时,人们会使用“美丽的”、“漂亮的”或“幽雅的”,而几乎没人会提起“如画的”这个词。
究竟怎样的风景才是“如画的”?肯特大学荣誉教授马尔科姆·安德鲁斯在他的著作《寻找如画美》中给出了答案:绚烂的晚霞、颓败的希腊神庙、山间茅舍、正在修补渔网的粗犷渔夫——这一切鲜有共同之处,然而,他们都是“如画的”。这个词是一枚值钱的硬币,在整个世界旅游界流通。
的确,“如画的”这个词并不简单,通过它,可以从18世纪英国如画风景思潮的兴起,看到如今全世界风景趣味以及审美视角的演变。
18世纪80年代,“如画美”思潮兴起,也掀起了旅游的热潮,所以说“如画美”就是英国风景大众游的源头
马尔科姆·安德鲁斯:这本书的源起,要追溯到我人生中一个颇为纠结的时间点,当时我面对着“定居加利福尼亚,或是留守英格兰”的难题,为此我陷入了两难,甚至感觉自己整个人都要分裂了。
在对我的最终决定产生影响的诸多因素中,重要的一个就是英国的风景,它承载着某种与“家”相关的东西;我知道如果去了美国,英国的风景肯定会让我异常想念。随后,我也开始思考,英国人最早是从何时开始认为家乡的风景有其自身的独特之处,他们又为何会如此认为。那么我就在想,要是对这样的一个问题研究一番的话,也许会有助于我做出最终选择。
当时,我有个远房亲戚住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市,所以我差不多会每年夏天前去拜访,并在伯克利大学作点研究。在伯克利大学的图书馆里,我接触到了大多数来源于18世纪的诸多诗歌与绘画作品,因为我觉得,就是在那个历史时期里,一种风景中的“英格兰性”,或者说叫“英国性”,开始发展成形,这就是整个研究的开端。不过其实当时我并没有一点特定的关注点,也没想过要为此写本书什么的;我不过是想解决前面提到的那个与我个人情感相关、与我对家乡风景的热爱相关的问题。
马尔科姆·安德鲁斯:是这样的。或许在异国他乡,你更能感受并想念家乡的美景。
那时,我有个美国朋友,他写的东西都是关于美国大型公园的,而他本人也是个自然荒野的坚定拥护者。我们当时经常一起到美国塔霍湖这种自然景区散步郊游,并且常常谈论英国风景与美国风景之间的区别,而这些经历也有助于我确立研究的具体对象。最终,各种个人事务尘埃落定,我还是决定留在英格兰。而后,我觉得之前考虑的这项研究本身就很有趣,我应该试着把它进行下去,因为我发现了自己想探讨的这一个话题,还无另外的人做过什么文章。
读书周刊:对这个其他人没有做过什么文章的话题,您是如何开始搜集资料并当地考验查证的?
马尔科姆·安德鲁斯:在我推进这项工作的过程中,研究的重点似乎自然地就来到了英国风景大众游的源头,它大约开始于18世纪80年代。无独有偶,“如画美”思潮正好也是在这一段时期兴起的,所以说“如画美”似乎就是英国风景大众游的源头。我在英国图书馆查阅了大量关于这些旅行的记录,但我也意识到,也许还有许多未曾得到公开或者出版的日记和旅行日志,而我也非常有兴趣把它们找来看看。所以我辗转苏格兰、威尔士和英格兰各地的图书馆,查阅之前那些旅行者众多的手写日志,里面常常包含了相应的速写和小幅水彩,我在《寻找如画美》里也收入了若干幅。
就这样一点点地,我积累着这项研究的文献材料,而它们随后让我认识到,在18世纪90年代,已经存在多条特定的旅行路线了,旅行者们正是沿着这些线路,前往湖区、北威尔士、苏格兰高地那些著名景点,一同出现的,还有这些线路中的特定观景点,人们通常会在这些观景点驻足,欣赏或是描绘所见景色。那么我就想,接下来我要做的,就是去看看这些观景点,看看它们现在怎么样了。于是我开始了旅程,最初是自己一个人,而就在旅程中,我遇到了我妻子,我们开始相互了解,并一起去参观我们能找到的那些著名观景点。
就这样,我把对学术研究的心得和当地考验查证的经历总结整理,完成了《寻找如画美》。
“如画美”就像条活蹦乱跳的鱼,当你觉得自身抓住了,它却一下溜走了,而且会不停地变成其他东西
读书周刊:我们在您的这本书里读到,“美丽的”、“幽雅的”或“如画的”,都是18世纪英国美学中的重要词语,它们为风景画家和艺术评论者提供了考察自然的新视角。我们都能很好地理解“美丽的”和“幽雅的”的具体意思,那“如画的”究竟是什么意思?
马尔科姆·安德鲁斯:“如画的”或者“如画美”意味着“像画一样”,表明每种景色从题材和构图方面都能够完全满足某种图画性的描述。它也许美丽,也许幽雅,也许古意斑驳,不过只要它是如画的,就会马上引起联想,将它与我们所喜爱的事物做个比较。
我觉得我应该提一下的是,“如画的”是很复杂的一个术语。它就像条活蹦乱跳的鱼,当你觉得自身抓住了,它却一下溜走了,而且它会不停地变成其他东西。19世纪的著名批评家约翰·罗斯金曾谈论过“如画美”,我记得应该是在1850年前后吧,当时“如画美”热潮已逝去有半个世纪了。他曾大致这样说道,在英语这种语言里,除了神学表述外,也许没有一点其他词,能频繁而持久地令人争执不休,也没有一点其他词,像“如画的”那样,在其被接受的过程中,意义一直含混不清。这里是一位大批评家在说,英语里最复杂的词,就是“如画的”,他这句话有什么含意?
我觉得答案应该包含一点,那就是“如画的”这个词不停地改变着自己的意思。在最早的时候,它的意思相对简单,就只是用来形容你能在画中看到那种“如画的”风景,那是一种标准化的优美风景,这种意义持续了二三十年,然后这个词开始变得复杂,因为它也可以意味着“以画家的方式,画家范儿,像画家那样”。这种特质常见于一种使用特定技法的手绘,这种手绘有着粗野而夸张的风格化特点,它们将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了画家的风格上来。
绝大多数有关如画美的讨论,从克里斯托弗·胡瑟的经典之作《如画美》到约翰·狄克逊·亨特最近的论文,一直都强调该词在18世纪欣赏趣味发展史上的重要性。胡瑟这样评论,如画风格前承古典艺术,后启浪漫艺术,为使想象能够形成通过眼睛感觉的习惯,这种衔接很有必要:“当艺术从对理智的诉求转向想象,如画美就产生了。”亨特则描述了该词复杂的运动,“从一种学识性的、具有普遍可译性的如画风格转变为一种更适应于各种各样的形式的语言,更适应于那些幽玄的、富于地方色彩的、感伤的、主观的情感的如画风格”。
读书周刊:但有意思的是,现在人们似乎仍然经常用到“优美的”和“崇高的”这两个词,却几乎不大提起“如画的”。您是否也有相同的感觉?
马尔科姆·安德鲁斯:就我的感觉而言,在今天的英国,人们仍然在频繁使用着“如画的”这个词。很多国家的旅游业还会使用“如画美”,用以描述希腊、罗马、湖区之类的特定景点能给人带来的那种愉悦感。“如画美”在他们的宣传中是某种关键词,这个词不再具有它在18世纪晚期时的那些复杂意味。现在,它所唤起的意象更为普通寻常,差不多就是一座古雅的,通常是老式的村庄,过几天我打算去桂林,我认为当地有些石头修建的村落也是那个样子。人们会把那个样子的风景形容为“如画的”,它有着饱经风霜、弯曲不整、久经岁月的特点。
总的来说,人们如今使用“如画美”也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好看而已。英格兰有个说法叫“美如画”,比如人们会说,“伊人美如画”。这是个奇怪而又有意思的表达,因为说完你也许马上会想,这个“画”到底是什么画,这个“美如画”到底是个啥样子。当人们觉得某种东西是“如画的”时,其意思是,它让我想到了某幅画,我曾在某幅画里见过它,或者它看起来就像是该出现在某幅画里一样。
读书周刊:您将“如画美”作为这本书的一个关键概念,理由之一就是,它在18世纪的美学趣味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那么,您能否告诉我们,它给艺术家和普通人都带来了哪些改变?
马尔科姆·安德鲁斯:衰老、憔悴、饱经风霜、呆滞、满脸皱纹;穷人、乞丐、吉卜赛人;还有废弃的村庄、教堂、城堡、水磨坊、被雷劈过或半死的树木,这样的一系列事物,它们自身已经毫无用处,但却有了一种粗粝的魅力。它日益成为平坦光滑的美学的对立面,那种美学代表的事物,是笔直的线条、庭院中平坦的草坪、修剪整齐的树丛等。于是,一种分裂的趋势出现了,人们将“如画的”这个词脱离了“优美的”这种意义。
所以说,要说“如画美”的影响的话,我觉得首先一点应该是,“如画美”发起了一种对现代化的抵抗。因为人们开始觉得“如画自然”是对他们日渐规整的房屋和园林的反衬和补偿。我一直在想,在中国,随着城市化的进展,也会激起这种向往日渐消逝之物的“如画美”的回响。因为你会发现,我们也可以掌控得越多,我们就越容易发展出对于不受掌控之物的趣味,这种不受掌控之物是自发的,它能自由生长。
此外,还有重要的一点是,到18世纪90年代,有更多的英国游客选择在自己的国家旅游。之前主要的旅行者都是选择横穿欧洲,或者是南下罗马,他们都是些家财万贯的贵族,而到这样一个时间段,整个中产阶级,包括医生、律师、牧师、教师、商人等都突然对旅行这种潮流产生了极高的兴趣。他们会挑选旅行地点,学点在笔记本上绘画的技巧,和相关的专业用语。就这样,他们成了业余的风景行家。
读书周刊:在中国,我们大家常常会谈到“乡愁”,类似您提到的“如画美”的回响。
马尔科姆·安德鲁斯:在英国,第一个站出来建议,说自然空间需要在工业城镇的侵蚀中得到拯救和保护的人,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华兹华斯。我记得他曾在19世纪40年代发起过多次抗议,以反对各种铁路修建计划,因为铁路很早就进入英国了,其中有项计划,是打算将铁路延伸到湖区腹地。为此,他曾给各大全国性报纸多次去信,痛心疾呼“我们要反对这项计划”。
他说,像湖区这样的地方,就应该作为全国性的宝地被保护起来。这种想法逐渐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并在19世纪80年代得以变成现实。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人们会日益焦虑,不知道乡村还会剩下些什么。我觉得,人们应该意识到,人类会非常渴望失却之物。
人们对风景的体验,正日益呈现出快餐化的特点,来去匆匆,用相机把一切打包带走,然后回去慢慢消化
读书周刊:在今天,尤其是在诸多社会与技术的发展留下了种种负面影响后,自然似乎再次成为人类的关注中心。在您看来,在21世纪,“如画美”具有怎样意义或是影响?
马尔科姆·安德鲁斯:英国风景有其自身的独特之处,而人们则需要通过“如画美”的视角来欣赏它。但当你描绘这种风景时,它反哺了强烈的民族认同感。
通过风景美学来推广民族认同,这样的做法推动了一种更宏观的民族意识的发展,也加强了人们那种“留住风景”的意愿。对于画家和作家而言,“如画美”促使他们更加关注本土的风景,它也为康斯坦布尔这样的画家铺平了发展的道路。康斯坦布尔本来就对本土风景怀有深厚的个人情感,即使这种风景展现出的“如画美”,并不像克劳德或其他画家作品里那样。通过康斯坦布尔及其同时代画家的努力,一种关于英国风景的视觉性、图像性的传统,被建立了起来。我记得在之前一次关于“最受喜爱的英国绘画作品”的调查中,康斯坦布尔的《干草车》名列前茅,我想,这应该是因为他抓住了与民族认同相关的某些共同点吧。
读书周刊:于是,文化需求的满足,在一个全民旅游时代,似乎成了最迫切的事情之一。
马尔科姆·安德鲁斯:我觉得有一种随“如画美”一同兴起的东西流传到了今天,那就是对于获取图像的狂热和对于“捕获”风景的渴望。现在大家都带着相机四处旅游,通常还没有来得及观看实际景物,就把相机拿起来挡在眼前;其实就是相机的镜头在看风景,一处接着一处,就好像相机在囫囵吞枣地摄取着眼前的一切。当人们回到家中,他们能够看风景了,也就是把相机打开,浏览里面的照片。
这些人也有这么一套用语,比如“取景”、“捕捉景象”、“将景色带走”、“偷来几分风景”等。但是我觉得,正在形成的这种潮流,很像是一种视觉消费主义。我认为人们对风景的体验正日益呈现出快餐化的特点。你也知道吧,人们来去匆匆,用相机把一切打包带走,然后回去慢慢消化。
这种现象持续下去的话,人们可能会把用相机拍摄的照片当成其他某种体验的替代品。但其实这类体验是非常难记录的,也更耗费时间,我现在能想到的,就是休憩、漫步,去感受自然环境,还有对于自然生命的好奇心。我认为,现在存在着一种“摄影热”,它妨碍了某些更为悠闲的活动。如果你只是四处拍照,那么你就相当于是在乡野中重新找到了在城里才会有的压力。如果你只是拍一大堆照片带走,那么你就基本上没从自然中得到任何益处,这是一种新型的危险。